骨穿是血液科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但是做完骨穿拿到結果我們仍然是一臉懵,骨穿結果該如何解讀?
一般文字描述的第一部分是對取材、涂片、染色的評價:這很重要,取材不好會直接影響骨髓細胞的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第二部分要看懂骨髓報告單首先應了解正常骨髓中的細胞組成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骨髓中主要分為粒細胞系統(包括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紅細胞系統、淋巴細胞系統、單核細胞系統、巨核細胞系統(生產血小板的細胞)和少見的其他細胞。正常骨髓的參考如下:
1. 正常骨髓增生程度為活躍
2. 各細胞系統、各階段比值正常,相互間的比例正常
①粒細胞系占有核細胞的 40~60%,原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5%,以后階段細胞增多,桿狀核>分葉核
②紅細胞系增生活躍,約占有核細胞的20%,原紅細胞<1%,早幼紅細胞<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各占 10%左右
③粒細胞:紅細胞=2~4:1
④淋巴細胞系約占有核細胞的20%,幼兒可達 40%,為成熟淋巴細胞,原、幼淋巴細胞罕見
⑤單核及漿細胞系:單核細胞系<4%,漿細胞系<2%,兩者均以成熟細胞為主。
⑥巨核細胞系:全片巨核細胞數約在 7~35 個左右,血小板3~5 成群,平均 25 個紅細胞有一個血小板。
⑦其他細胞少見
3. 各系統、各階段形態正常
4. 無其它異常細胞和血液寄生蟲
了解了什么是正常的骨髓結果之后,就要再跟大家說一說骨穿報告經常出現的描述所代表的臨床意義。
1 根據骨髓增生程度來判斷:
2 根據粒細胞與紅細胞的比值來判斷:
3 根據具體細胞比例來判斷:
一張骨穿報告結果需要綜合各個指標,有些疾病還需要結合其他如血常規、病理檢查、染色體檢查來綜合判斷。血液病病種多樣,病情復雜,骨穿結果也不盡相同,拿到結果后還是要盡快找主治醫生判斷具體情況。